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,字里行間滿是民生情懷。
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,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報告擘畫的宏偉藍圖中,一個個民生“大禮包”,有溫度,更有厚度。
滾燙的“民生溫度”,托舉起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,會場外的寧夏人民心潮澎湃;如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寧夏代表團的代表們熱烈討論,回應廣大干部群眾的熱切期盼。
■ 講述
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黨支部原書記王升:
“咱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”
我是閩寧鎮的第一批移民,也是電視劇《山海情》中村干部馬得福的原型之一。這20年,我吞咽過風沙,和鄉親們一起開荒種地,見證了閩寧鎮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、從優到強的巨變,最初8000多人的閩寧村發展成6.6萬人的移民示范鎮,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年前的500元變為2021年的1.6萬元……昔日的“干沙灘”變成了今日的“金沙灘”。
2016年7月19日,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來到閩寧鎮,總書記的囑托如今猶在耳邊。近幾年,閩寧鎮的變化日新月異,柏油路寬闊干凈,晚上路燈把村里照得通亮,秋季農家小院瓜果飄香……生活別提多美了!
在閩寧鎮,最漂亮的建筑是學校,學校里的很多先進設備,我們見都沒見過。聽娃娃們說,咱原隆村的原隆小學跟福建廈門的三所小學結對,開展“空中課堂”,娃娃們通過大屏幕,跟遠在廈門的小學生一起上課,接受更優質的教育。銀川二十一小學的教師,經常來給咱這些農村娃娃們教怎么踢足球、怎么吹葫蘆絲,娃娃們的課程越來越豐富了。
閩寧鎮村村都有幼兒園。以前在山區,哪敢想幼兒園。現在家家戶戶都重視孩子的教育,都愿意在教育上花錢。
村民現在看病越來越方便了。原隆村有全區第一家智能村衛生室,坐在村衛生室里,通過網絡視頻,就能與閩寧鎮衛生院、永寧縣人民醫院的醫生“面對面”,不用跑路,醫生就能幫你看病。
村衛生室里還有遠程心電儀,村醫幫咱做個心電圖,再通過網絡上傳到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,幾分鐘后,專家就把心電圖的分析結果傳過來,告訴村民要不要進一步就診。還有智能化按摩儀、血紅蛋白儀、人工智能中醫辨識儀等,這些東西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
這些生活變化,體現在群眾的幸福指數上,體現在群眾的精神面貌上。
我們想告訴習近平總書記:請總書記放心,咱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,我們也堅信,在黨的領導下,我們將來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好。
■ 黨代表談民生熱點
記者:您是來自醫藥健康領域的黨代表,請您談談我區衛生健康系統今后將如何開展工作,不斷滿足群眾的衛生健康需求?
黨的二十大代表,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、副主任田豐年: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,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十年來,寧夏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。自治區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健康事業發展,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,以百姓之心、將心比心進行頂層設計和深度謀劃,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確定為推進衛生健康事業“十四五”改革發展和增進人民福祉的關鍵載體和重要抓手,統籌抓好疫情防控、綜合醫改、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、“一老一小”等重點工作,圍繞群眾需求夯實基礎、加大改革、提升服務,交出了改革力度最大、發展速度最快、群眾受益最多的答卷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規劃了色彩更為鮮艷、脈絡更為飽滿的“路線圖”,全區衛生健康系統將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,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不斷完善衛生健康體系,讓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優質、更均衡的醫療資源。
下一步,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繼續咬緊健康寧夏建設這個總目標,緊緊扭住健康中國建設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,圍繞防病、治病兩大根本任務,堅持問題導向,聚焦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,不斷完善公共衛生、基層衛生、醫療服務、衛生健康政策保障體系,特別要把建立健全3歲以下、60歲以上“一老一小”服務體系放在更加重要位置,盡快補上我們工作中最缺的短板弱項,全面開啟我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記者:作為寧夏抗疫一線醫護工作者,您將如何踐行“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”這一要求?
黨的二十大代表、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顧春娥: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,一直是我國疫情防控舉措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。作為抗疫一線的親歷者、見證者,我在參與抗擊疫情的過程中,更深刻地感受到黨和人民心連心、同呼吸、共命運。
目前,寧夏實施了自治區、市、縣三級疾控中心新冠病毒肺炎等傳染病監測能力提升項目,建成覆蓋區、市、縣三級疾控機構實驗室檢測網絡,推廣多手段檢測應用技術,傳染病檢測能力不斷提升;啟動了重大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平臺建設項目,在全區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了預檢分診點、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發熱哨點診室,基層健康“守門人”作用充分發揮;開工建設自治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,組建國家(寧夏)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和中醫疫病防治隊伍,健全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體系,疫情救治能力不斷提升。
作為一名醫院護理工作者,一間間病房、一個個病區是我們的“戰場”,通過這樣的民生“第一現場”,我將繼續堅定理想信念,苦練內功,用專業、愛心、耐心,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,用心用情服務患者,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,努力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。
記者:作為一名教師,您認為應該如何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?
黨的二十大代表、固原市第二中學教師張小玲:德者,才之帥也。為誰培養人、培養什么人、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,其核心是立德樹人。固原二中連續26年每年清明節組織師生徒步50多公里到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任山河烈士陵園掃墓,這就是學校立德樹人的一個具體體現。在今后的教育教學生涯中,我將增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情感自覺,在堅定理想信念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、加強品德修養、增長知識見識、培養奮斗精神、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,點亮生命的燈火,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,傳播進步與美的思想和文化,播下更多向善的種子。
教育是民生之基。近年來,寧夏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,作為一名教師,我感到非常自豪與幸福。這十年是固原教育投入最大、發展最快的時期。新征程上,我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昂揚的斗志,在三尺講臺用行動踐行使命,用堅守詮釋擔當,謹記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,努力奮斗。(記者 尚陵彬)
留 言 板
{{ item.commentUser }}{{ item.createDate | formatDate2 }}
{{ item.commentContent }}